在现实日常,常有这样的情况:孩子学习不努力,成绩不好,父母非常无奈。可是,孩子努力了,成绩依旧不好,父母更头痛。
只管耕耘,不问收成,对一些人来讲是可以的,但对于孩子来讲,却是不可以忍受的。
那样,作为父母,这时该为孩子做些什么?
讲述儿子哭了,他说自己非常笨
章女性
昨天,回到家,拿着数学卷子的儿子问我:“母亲,为何我努力了,还是考不好?我是否个笨孩子?”说完这话,儿子哭了,我也难受极了。是啊,为何儿子努力付出了,却没得到应有回报?是孩子的学习技巧不对,还是我的教育办法有问题?
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其他学科还好,可上起数学课来他总是专心不了。他一个人也承认,数学老师上课他就是听不进来,集中不了精力。用他一个人的话说,听不到5分钟就走神了。自然地,儿子数学作业做不好,考起试来成绩也非常差。
儿子比较喜欢语文课,有的偏文科。对于理科类学科,他好像特别害怕。我告诉儿子,上课听不懂,下课就要准时去问老师,或者向同学请教,回到家,还可以去咨询表哥。可儿子不想,他说害怕其他人会感觉自己非常笨。
上小学时儿子的成绩也不太理想。儿子平常漫不经心做作业的样子曾让我非常着急。晚上,他一直要磨磨蹭蹭到11点甚至11点半才睡觉。儿子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,喜欢边吃东西边做作业。我也检讨自己:没督促儿子培养好的学习态度。
以前,儿子没考好,我会体罚儿子,有时还打骂他。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后,我尝试改变我们的教育办法,尽可能不再用简单暴力的方法对待,平常多和他交流。
这学期,儿子成绩还是不理想。有两回周末,我让他晚上10点后站在家门外深思到一两点。儿子也认可我对他的这种“惩罚”,觉得是“自己没考好,母亲才生气的”。
撇开学习成绩不说,其实儿子非常乖。他非常善良、懂礼貌、不娇气,对爷爷奶奶非常尊敬,我感冒生病了,儿子也了解关心我。可在学习上,为何儿子付出努力却看不到效果呢?我该怎么样帮助孩子?
学习成绩并不是所有
方旭琼
从讲述中大家读出了父母的不安及疑虑,与孩子的“怕”和学习态度不佳、偏科。
其实孩子有不少的优点,这点非常可贵,假如对他这方面有足够一定,会带给他信心和尊重,不足的方面需要父母的正确对待和引导。对于努力是不是有回报,要明确告诉孩子:只须努力就会有回报,只不过回报的大小、角度、时间不同而已。没回报,可能是由于努力还不够。
孩子的“怕”,一是怕被戴帽子,让人说“笨”,他的自尊心受打击,在他的潜意识里面,学习成绩就代表IQ,成绩不佳就是“笨”,他没看到我们的一些长处和优点;二是怕父母对他的不接纳。他觉得“由于自己没考好,母亲才生气的”。他怕父母生气,怕不被接纳,不喜欢他。父母曾为此打骂他与把他关在门外,父母平常对他的态度会不断增强他的这种感受。
孩子的学习态度也需要进一步改变。他做事磨蹭,不够专心,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。他不喜欢数学,大概是老师的原因,也大概是家庭教育的影响或者孩子本身智商进步的方向不同。最好带孩子去找有经验的老师和专业的心理机构认识一下状况,明确孩子下一步的教育方向。
建议
接纳孩子帮其找回自信
针对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,方旭琼老师给出了如下建议:
1.准时强化孩子的优点。如他的善良、礼貌等,譬如“孩子,你刚刚跟阿姨准时问好非常有礼貌”,“孩子,你会给奶奶捶背,母亲发现你愈加懂事了”等,表彰准时、具体,让孩子找回自信,感觉自己原来也有不少优点。家庭成员也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,从心理上真的认可和接纳孩子,多与他平等交流,给他足够的理解、尊重、支持和信赖。
2.对成绩不要表现出明显的喜恶。孩子获得好成绩,鼓励他;成绩不理想,和孩子一块找问题,别着急,更不要强迫和打骂孩子,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。让孩子把自己成绩不好的是什么原因、感受、想法等全部讲出,和他一块找办法,陪孩子把科学的办法坚持下去,相信努力必然会有回报。
3.不要常常提及孩子的偏科。常常提会强化他认可“我就是偏科了”的状况。可以和专业老师找一下偏科是什么原因,和他一块找到这个学科的开心点。假如各种努力后孩子还是对数学不有兴趣,暂时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。倒不如先找到他的优势学科,发挥“强科”之长,以长促长,取长补短,劣势的学科反而就会慢慢补上来了。
4.培养好的学习态度。依据每科作业量,限定容易做作业的时间。当然,也要给孩子留出一些休闲娱乐的时间,做到劳逸结合。可以和孩子一同商量拟定计划,达成的困难程度不可以大,有一些奖励的手段。计划一旦拟定出来,就要坚决实行。